您好!欢迎访问岚皋县公安局!

| 微信公众号

【岚水文苑.005】张永华:古稀老人的文学梦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8日10时30分   来源:   作者:   【 字体: 】   

从西安回来的朋友新出了一套书,准备送给以前的文友,其中有石门镇的张永华老师,邀我同行,我欣然前往。张老师退休有十几年了,近年写了几部长篇小说,每次作协搞活动他都参加,那热情劲儿一点儿不亚于年轻人。

车从县城出发翻过遇子坪,下到石门桥不远就到了。等我们打开车门下车后,才发现,这位白发鬓鬓的老人已笑嘻嘻地立在两层老旧而普通的平房前迎接我们了。

简单的问候之后,朋友拿出新出的一套书赠给他,他满脸笑容把书接过手,爱不释手地摸了摸,再请朋友在书上写了赠言,然后郑重收下。随后我便问起他的创作情况,他一下子来了兴趣,把以前出版的小说《秦巴奇兵》和《南宫山之恋》以及刚写完的《巴山曙光》样书都拿出来,让我们看,随后又拿出一大摞小说的手稿——黑笔书写,红笔修改,字迹工整,给我们讲小说中的和写作中的故事。

今年76岁的张永华老师,从小就有个文学梦,年轻时曾写过几篇短篇小说,但后来由于工作忙就再也没有拾起过笔,直到退休十年后,已是古稀之年的他遇到一位同龄老友,对方一番话让他幡然醒悟:退休后,如其硬着头皮把自己融入到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打麻将的圈子中,不如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写点有意义的东西,比如小说,重燃自己文学梦,做一点对社会有意义自己又高兴的事。

一语点醒梦中人。张老师重新拾起笔。

写什么呢,想到自己出生于抗战胜利时的1945年,他决定写一本抗战小说。方向定下来,他就到处查找资料,翻山越岭寻找安康跟抗战有关的人物的后人了解情况,到史志记载的地方考察,与文学爱好者交流沟通小说的设计,更多的时间,则是从早到晚闭门谢客埋头创作。

创作是快乐的,灵感来了一个章节很快就完成了,有时又是困苦的,写到一纸半页就写不动了,他就放下笔到外面转一转,坐在河边的石头上,看看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或是与人拉拉家常,再回到屋里继续写。每写完一章,他就读给亲戚朋友和家人听,他们都夸奖说写得好,很像小说,他就越写越有劲,快一年过去了,张老师终于完成了自己四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秦巴奇兵》初稿。

《秦巴奇兵》成书以后,不仅受到了身边人的喜爱,还得到安康本土知名作家方晓蕾和王晓云的充分肯定。为了让更多人分享,2013年底,张老师靠微薄的退休金和亲朋好友的借贷,完成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的出版发行。小说出版后,县委书记周康成亲自上门慰问与祝贺。

社会各界的肯定,让张老师信心倍增。历时三年,他又创作出第二部长篇小说《巴山之恋》,38万字,于2018年6月出版发行。书成名就的张老师并没刀枪入库,接着投入到第三部长篇小说创作中,目前初稿已完成,书名暂定为《巴山曙光》,也是反映安康抗战的故事,内容在《秦巴奇兵》基础上更为丰富,水平也大有提高。

与他创作内容文字的丰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是他居住的简陋。墙面粉刷层许多已经脱落,几处鼓胀起来的墙面布满裂纹,地面坑坑洼洼,桌子放不稳,用一石块塞着。墙角堆着的土豆,因为潮湿已冒出绿芽。

“越是老了越是才知道时间的宝贵。我只是把别人打麻将的时间用来写作,把碎片一样的记忆串接起来,把历史人物还原在纸上,形成完整的故事,我觉得很有乐趣很有意义。”张老师谈到写作目的时平静地说,“人不能总局限于家庭生活,总要对社会有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