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所决定的一种多元的看待健康的产物。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就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高效而完整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潜能得到开发,价值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像人的躯体健康与不健康那样有明显的生理指标,要真正判定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并不那么容易。相对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的参照系应该是以无心理疾病为标准的。因为一个人随时都可能产生心境不良异常。这就给理解和判定心理是否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什么是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或精神保健。心理卫生是指以正常、平衡、积极的心理状态去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二是指促进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卫生的主要任务:一是提示导致心理异常的原因及其规律;二是探索诊断、预防和治疗心理异常的方法和手段;三是寻求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和规律;四是训练心理咨询和辅导人员,提高辅导人员素质。心理卫生研究涉及范围极广,只有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合作,才能达到增进人们心理健康之目的。
怎样判断心理健康与否,乃是健康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的、复杂的课题,对此,心理学家们曾有过诸多探讨和论述,但至今尚无定论。客观地说,健康与否的界限只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界线。一般说来,我们在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时候,可以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①心理与环境的一致性。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否则,就难以为人所理解。②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一个人的行为选择往往受他的心理意识所支配,在本质上知、行应是统一的。如果一个人想的说的做的基本一致,心理活动与行为选择协调统一,就应该认为是心理健康的。③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一切生活中显示其区别于他人的特征,在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是不改变的,否则,就要考虑这个人是否出现心理异常了。在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时,要慎重、客观,综合各种因素,实事求是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咨询是帮助来访自助,帮助来访者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促进自我成长。简单地说,心理咨询就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与来访者建立一种有治疗作用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个人能有全面而丰富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与来访者建立安全、可依赖的人际关系;②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③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助人,是助人自助;④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要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提高应对挫折和解决各种困难的能力和自信,以实现自强自在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技巧,通过治疗者的言语、表情、手势、态度和其他的特殊方法来改变患者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从而达到减轻病痛和增进身心健康之目的。心理治疗概念的要点:
①心理治疗应由具有丰富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来实施,它与其他治疗方式一样具有医学专业的科学性;
②心理治疗要在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
③心理治疗是通过改变或影响认知、情绪、行为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
④强调言语和非言语的交往,治疗者的言行时时都对患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⑤心理治疗是对患者人格的重新塑造的过程。
依据心理咨询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把心理咨询划分为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发展性咨询重点在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适应能力,充分开发潜能,提高人生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其对象是属于比较健康,无明显心理冲突,基本适应环境的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追求更完善的发展;其内容包括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职业发展心理咨询、恋爱婚姻心理咨询等。
①家庭教育心理咨询
现代社会的家庭发生了许多变化,诸如代际冲突凸显、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离异家庭增多、家庭结构产生变化等等,这些都对孩子的发避孕药产生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以及各种风气也都在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因此,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差异很大,多数人对心理咨询与心理卫生的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于是很多家长来进行这方面的心理咨询。
②学校心理咨询
学校心理咨询是由学校咨询人员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进行的心理咨询。关于学校心理咨询的任务,一般认为,从教育模式出发,学校心理咨询重点是发展性咨询,同时辅之以障碍咨询。关于发展性咨询,主要有四点:一是需用咨询。引导学生有正确的社会需要和良好的精神需要,解决学生无理想、无动力、无兴趣的问题。二是成长咨询。学生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心理问题。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三是成功咨询。指导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取学业和成才的成功,在这里,学校不能简单地凭“智商”取人,要看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四是创新咨询。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有创造性的人才。
③职业发展心理咨询
从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来说,职业发展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的重要起源。在西方,职业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港台,职业辅导也在学生事务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我国内地,职业咨询或职业发展咨询还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但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④恋爱婚姻心理咨询
有关恋爱的,婚姻、性等方面的心理咨询在青年心理咨询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许多其他方面的咨询内容也与恋爱婚姻心理咨询有关联。
障碍性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心理疾病、心身疾病及其他各类心理障碍的患者,重点是去除障碍和不适。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来访者克服障碍,缓解症状,恢复心理平衡。尽管心理障碍患者的比例极少,但在咨询中的分量不少。其咨询内容主要包括精神病、神经症、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和情绪障碍等。例如,各种情绪、情感障碍问题;各种不同控制的思维、意向、行为、动作的解释;各种心身疾病以及性功能问题;各种长期慢性躯体疾病,久治不愈问题;精神康复期求助者的心理指导等。
心理障碍的判定本身是一个难题,心理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判定。(1)统计上罕见从人群某种特质的分配比例出发,以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是否偏离群体平均水平作为判定依据。在某些情况下,心理测量的结果处于极端情况未必意味着存在心理障碍。统计学的标准和心理测量的结果不是绝对的,要依据实际情况作出判定。这种方法及思路比较规范,能够提供较客观的数据和资料,便于比较和交流。(2)违背社会规范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除了那些蓄意为个人牟取私利的行为以外,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当事人存在某些心理障碍。对社会规范本身也需要客观、历史地看待,因为有时社会规范本身是不合理的,需要改变甚至打破。此外,社会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时因地有所不同的。(3)个人感到不适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作为判定心理有障碍的标准。因为许多心理障碍患者常常会直接体验到种种不适症状;有时候,不适的症状甚至可以成为唯一的异常发现和患者求医的动机来源。因此,可以以此作为判定心理正常与否指标。这种标准的局限性在于: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可能失去对于自我精神状态的自知力;有些患者可能故意装好。(4)行为适应不良行为的适应功能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工作、学习及操持家务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伦理道德、规章制度和行政法要求遵守的能力等。上述这些方面表现异常可以判定有心理障碍。这种标准的局限性在于:人的适应行为能力受时间、地域、习俗和文化等条件的影响,行为适应标准也会随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5)医学及症状学标准这一标准实际上体现了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式和生物学观点。医学中各种生物学检查和诊断手段比较客观和准确,特别适用于那些起因于脑器质性损害、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由于遗传、营养和中毒因素等导致的精神障碍的诊断。这种标准局限性在于:①适用范围有限,不可能准确理解和判定所有的有异常心理现象;②简单地以病与非病来看待各种心理障碍可能流于肤浅。总之,上述各种标准或尺度均各有所长,也都有不足,用单一的标准很难准确地判别所有的心理异常现象。因此需要参照多种标准并汇集多方面资料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作出准确的判定。
精神障碍的症状是人脑机能紊乱的表现。在病理状态下,精神活动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病态形象。精神障碍的状态主要表现在感知、情感、思维、智能、意志、行为、自知力等方面。(1)感知障碍可由感觉细胞和传导感觉的神经纤维束的结构损害引起,也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引起。前者是神经症状,多见于神经疾病,后者是精神症状,多见于精神障碍。常见的感知障碍有感觉增强(过敏)、感觉减退或丧失、感觉倒错,内感不适(如头内、体内的虫爬、窜动等特殊不快感)、错觉、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等。(2)情感和情绪障碍常见的情感和情绪障碍有:①情绪病理优势,如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情绪淡漠、情感衰退以及焦虑、恐惧、欣快等;②情感诱发障碍,如易激怒、情感激怒、情感脆弱、强制性哭笑、情感麻木以及丧失情感共鸣等;③情感协调障碍,如情感迟钝、情感倒错、傻笑或痴笑,情感幼稚等。(3)思维障碍如果思维的目的性不明确,思维散乱或不合逻辑,就是思维障碍。常见的思维障碍有:①思维联想障碍,如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病理性赘述等;②思维连贯性障碍,如联想散漫、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语词新作、逻辑中断、强制性思维等;③思维逻辑障碍,如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等;④思维内容障碍,如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虚无妄想等。(4)意志行为障碍常见的意志行为障碍有:意志衰退和缺乏、病理性意向、意志增强(食欲亢进、好攻击、冲动等)、意向倒错(不择对象的性冲动,行为的性态倒错、吃不能食用的东西食欲倒错)、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语言多、冲动、打人毁物等)、精神运动抑制状态(无劲、无兴趣、懒动、行为缓慢、严重的违拗、木僵、缄默、行为障碍、衣着反常、幽居不出或漫游、自伤、自杀、攻击、无目的偷窃、纵火、赤身裸体、向别人暴露生殖器等)。(5)自知力障碍自知力又叫内省力,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认识能力,指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状态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因大脑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评定自我的精神状态,即对自己的所想所言、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情理不能明辩,不能体会自己精神状态是健康的还是反常的,就是自知力障碍。重精神病人不知自己的反常行为,不承认自己有病,因而拒绝治疗。神经病人知道自己病在何处,主动求医诊治,希望早日恢复健康,有完整的自知力。(6)精神衰退精神分裂等精神病病程持续进行,精神障碍的症状日益严重,如不及时治疗,部分病人随着病程进展和发作次数增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内容日益贫乏,人格更加支离破碎,出现明显的精神衰退现象。此时,患者与现实隔绝、孤僻,内向、意志缺乏,形成一种特殊的痴呆状态,生活、个人卫生需要别人料理和照顾。
10.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性障碍是一类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多数患者在患病期间对自己的异常心理表现完全丧失自我辨认能力,不承认自己有病,当然就不会主动求治。有些精神病是由躯体疾病引起的,如伴随传染病、中毒、外伤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临床表现一部分,躯体疾病治好了,心理症状也随之减轻和消失。这类障碍需要精神科和相应的内、外科医生共同处理,不会求助于心理咨询医生。另一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其真正病因至今还不清楚。它们没有躯体疾病基础,需要精神科专科医生来研究和诊治,不是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病变或机能发生障碍的疾病。神经系统是指人或动物内由神经元组成的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主要作用是使机体内部各个部分器官成为统一体,并能使机体适应外界的环境。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病变或机能发生障碍通常会出现如下症状:麻木、瘫痪、抽搐等。
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宫能症,是轻性精神的代表疾病,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它们没有精神病性障碍,主要可表现为烦恼、紧张、焦虑、恐惧、强迫症状、疾病症状等,包括癔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等。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没有精神病性精神症状,社会适应能力保持正常或影响不大;无相应的器质性损害;对疾病有自知力,有治疗要求。
(1)癔症
癔症又叫歇斯底里症,歇斯底里症英文为“Hysteria”,古希腊医学宗师希波拉底“(Hippocrates)”首先描述这种症状,当时他相信此病为女性独有,源于女性生殖脱位游走。
癔症是指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癔症的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常见于青年期和更年期,女性较多。
癔症的解离症状是指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转换症状是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理、以转化成躯体的方式出现。
起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由精神创伤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常为第一次发病的诱因,以后发病可以在第一次起病相似情况下,因触景生情,产生联想和自我暗示,激起旧的情感和体验而再次发病。
癔症发作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得别人的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所谓继发性获益是使症状持续化的重要因素。
多数患者癔症性人格特点,即高度情感性,情感反应强烈鲜明,但肤浅不稳,暗示性别,自我中心,言语行为夸张性强,富有幻想。
(2)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主要成分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与恐惧不同,恐惧在面临危险时发生,而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
①惊恐障碍:其基本的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严重焦虑(惊恐发作),发作不限于某一特殊情境或特殊场合,因而难以预料。主症状因人而异,但常有突发心悸、胸闷、窒息感和眩晕感。几乎所有惊恐发作患者都继发出现死亡的恐惧,或害怕失去控制,害怕发疯。部分患者有出冷汗、手发抖,站立不稳的症状。
②广泛性焦虑症:其基本特征为广泛和持续的焦虑,表现为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除了焦虑心情外,还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3)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特殊的心境,这是低沉、灰暗的情感基调,可从轻度心情烦闷、消沉、郁郁寡欢、状态不佳,心烦意乱、苦恼、忧伤到悲观、绝望。患者常觉得生活没有意思,高兴不起来。心情沉重,提不起精神,做事缺乏动力,对外界的兴趣减退或消失,自信心下降。患者整日忧心忡忡、胡思乱想、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拔、思维变得迟钝甚至动作变得迟缓,有时可有自杀的念头或行动,值得重视。在抑郁心境的背景下可出现焦虑,激越症状;患者表情紧张、局促不安、惶惶不安可出现焦虑、激越症状:患者表情紧张、局促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或不停地来回踱步、搓手、揪头发,或无目的地摸索,这种患者特别容易自杀,应严加防护。
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征,持续至少2周,且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的后果,排除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伴有下列症状中的4项可以诊断为抑郁症: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性欲明显减退;反复出现想死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抑郁症患者自杀可能性极大,应高度关注,注意监护。
抑郁症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4)强迫性障碍
强迫性障碍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俗称“强迫症”。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患者焦虑和痛苦,患者认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的强迫可表现为以仪式化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显著减轻,但此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根据其表现,临床上大体可将强迫症划分为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两类。
①以强迫思想为主的临床相,包括强迫观念,强迫回忆、强迫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②以强迫动作为主的临床相,表现为反复洗涤,反复梳对检查,反复询问,或其他反复的仪式化动作等。
(5)恐怖症
恐怖症又称恐怖性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对某些情境、场合产生不必要的十分恐惧的心情,不能自控地尽量回避,不但别人认为难以理解,全无必要,有时本人知道这是不切实际、不合情理的,但却不能摆脱,引为苦恼。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恐怖症主要分为3种类型:
①场所恐怖。最初用这一名称描述对广场感到恐惧的综合症。目前已不限于广场,还包括的对人群拥挤场合、商店、剧院、车厢或机舱等感到恐惧,也包括害怕空旷地方,害怕离家或独自一人在家。
②社交恐怖。社交恐怖常起病于少年,表现为家人审视,回避社会的情境。
③特定恐怖:特定恐怖指特殊物体或情境引起的不合理焦虑。如接近某些动物,登高、雷风、黑、锐器、外伤或出血、害怕接触到某些疾病等。
(6)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症状并无躯体的基础的再三保证。患者有时有某种躯体障碍,但并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不有解释患者痛苦与先占观念。
列入这类障碍者,包括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等。
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的、经常变化的躯体不良症状为主的神经症。
疑病症:突出表现为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多的关切,有各种主观症状,但各种检查均不足以肯定其有任何器质性疾病的证据,也未发现这些主观症状的躯体原因。医生的解释不能消除其疑虑。
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表现的症状似乎是由于植物神经支配的器官或系统的躯体障碍所致,最常见的情况是心血管、呼吸和胃肠道症状,但并无有关器官和系统存在躯体疾病的证据。
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精神性疼、心因性背痛或头痛以及其他与情绪冲突有关的躯体形式的疼痛归入此类。持久、严重、令人痛苦的疼痛,又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完全加以解释,是这类障碍的突出表现。心理社会问题常是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