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岚皋县公安局!

| 微信公众号

胡蜂防治安全常识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7日08时17分   来源:   作者:   【 字体: 】   

胡蜂防治安全常识

胡蜂简介

  胡蜂属膜翅目胡蜂总科,为捕食性蜂类。全世界约有 1.5万种,已知 5000种以上。安康常见的胡蜂种类有茅胡蜂、黑尾胡蜂、金环胡蜂等。其中茅胡蜂和墨胸胡蜂又被俗称为“葫芦包”。

胡蜂的特性

  正常情况下,安康胡蜂一年大约繁殖三代。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当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处于抱团越冬状态下的胡蜂开始从越冬场所散团飞出,并在周围寻找食物、水来补充体力。4月上旬到中旬,气温升至17℃左右,胡蜂就开始寻找筑巢地点,一般巢址选在背风、向阳、隐蔽,靠近水源,且食源丰富的地方,一只越冬蜂建一巢。由于越冬蜂体质较弱,主要任务是建巢,一旦巢室建成,就开始产卵。第一代卵产生的时间大约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约25天后发育成为第一代成虫。这一代成虫生命周期较短,完成第二代卵的生产后即死亡,对人畜的攻击力不强。第二代成虫大约出现在7月上中旬,其发育过程与第一代相似。第三代成虫大约出现在8月中下旬,这一代成虫生命周期较长,生活力旺盛,对人畜的攻击力较强。经过第一代和第二代繁殖,种群数量快速增加,筑巢速度明显加快。当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胡蜂的活动能力减弱,巢外活动减少;温度低于12-15℃时,陆续离巢,寻找越冬场所,但是也有观察到10℃以下还有胡蜂活动情况。正常年份能够成功越冬存活的胡蜂约为当初越冬蜂总数的5-10%。

  胡蜂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春秋季白天活动,夏季上午和下午活动,中午因温度高而归巢休息。夜晚和雨天不在巢外活动。胡蜂是色盲,但有很强的趋光性,对白色和运动物体比较敏感。胡蜂的方向性很强,在500米以内能准确找到目标。

  胡蜂是有益昆虫,它主要捕食鳞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蜻蜓目等昆虫的蠕虫。据观察,每只胡蜂可捕食1000只苍蝇和1000只害虫,一个蜂巢可控制5000亩森林免遭害虫危害。也喜欢以甜性的干鲜果品为食。

胡蜂袭人原因分析

  胡蜂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蜂巢受到惊扰时,第一只飞出的胡蜂将会迅速认准来犯者,冲向前去蜇刺目标,或在蜇刺前即向目标“喷出”毒液,以气味指示后来的蜂群循味攻击。

  袭人原因分析:胡蜂一般不会主动对人畜发起攻击。但是下列情形就另当别论了,一是有意无意惊扰攻击蜂巢;二是夏秋季高温干旱,正是胡蜂生长、发育、繁殖高峰期,人为稍有惊扰,极易招致群蜂攻击;三是涂抹化妆品的气味易被误认为蜜源而招来胡蜂;四是身上的汗味、酒味也容易招来胡蜂的攻击;五是穿着白色、极浅的灰色和极淡的黄色服饰容易引起胡蜂的注意和警惕。

  中毒原理:胡蜂群体分工明确,保卫蜂巢的任务主要由雌胡蜂承担,它尾部,嵌于腹部末端的蜇针粗大、十分牢固,收缩自如、有力,其蜇针中空,向目标体内注射毒液快、准、狠。胡蜂毒液成分复杂,据现有研究资料,已知蜂毒主要成分有组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多肽神经毒、激肽、多肽溶血毒、磷脂酶、透明脂酸、肥大细胞脱粒多肽。因胡蜂种类的不同,其蜂毒成分及含量也有所不同。因此,被胡蜂蜇伤后,其毒素的综合成分造成综合反应,给医疗救治也带来不便。

胡蜂预防和除治

  (一)预防措施

  做好预防是避免胡蜂蜇人致伤致死最有效的办法。

  1、预防。不主动攻击或侵扰胡蜂巢穴,造成人员伤亡绝大多数是惊扰胡蜂巢时发生的;一旦与胡蜂不期而遇,若只有零星的单蜂停落身上,轻轻抖落即可;招致蜂群攻击时,要用衣物保护好头、颈部位,原地趴下,绝不可扑打反击,否则会招致更猛烈的攻击;一旦不小心触动有胡蜂的树枝、草丛,引起群蜂骚动,千万不要慌张失措拔腿狂奔,而是利用地形或障碍物的遮挡马上蹲下,屏息敛气,纹丝不动,再慢慢移动随身携带的草帽遮挡颜面、头颈;在山野中游玩、劳作时不涂抹香水,以防野蜂闻风而至;也不要穿容易引起胡蜂敏感或警觉颜色的衣服,以防野蜂误会。

  2、摘除蜂巢和警示:及时发现蜂巢,对人群密集、交通要道、人为活动易到达区域的蜂巢应及时报告专业机构,进行控制或灭杀,并在有胡蜂巢附近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提醒行人注意防范。

  3、宣传:宣传胡蜂的预防急救知识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胡蜂伤害。宣传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宣传画、宣传标语,也可以是口口相传。让人们认识胡蜂,正确掌握预防胡蜂基本常识,以及受伤后的救治知识。

  (二)除治措施

  1、火攻。胡蜂皆惧火,除被直接烧死外,还有烟熏的效果。可在长竹竿一端扎上浸过燃油的废旧棉花,点燃后伸到蜂巢边烧毁蜂巢。若采用杀虫喷剂,其驱动介质多为易燃性液化气体,可以直接点燃起到双重效果,火焰喷射远,火力强,有奇效。火攻法对环境安全要求高,很多场合不适用,一般要求夜晚行动。若点火前惊扰了蜂群,或者初期火势较小,可能招致蜂群疯狂攻击,特别要注意对周围人员的疏散。

  2、套袋法。夜晚采取行动,先用杀虫剂喷射蜂巢出口和巢外群蜂,随后用袋子迅速将整个蜂窝套住,扎紧袋口,从根部铲除摘下,蜂巢连袋一起投入水中或浇上汽油用火烧掉。此法要求袋子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被胡蜂咬破;袋子大小要合适,小了罩不住,却惊动了蜂窝,会使行动变得十分麻烦,甚至失败,所以事先侦察很重要。

  3、喷药毒杀。大部分杀虫剂对胡蜂有效,采用高扬程喷雾设施对准蜂巢全覆盖喷药,缺点是对躲避在窝内的蜂群无效,喷药后要配合捣巢方可根除。注意将死蜂和蜂蛹妥善处理,防止鸟类误食后中毒。

  4、药物熏杀。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蜂巢上可将一巢蜂全部熏杀。注意将死蜂和蜂蛹妥善处理,防止鸟类误食后中毒。

  5、高压水枪捣巢。用高压水枪对建在高处人员难以达到的蜂巢,进行喷射,将蜂巢打碎。要随身携带杀虫剂喷杀游蜂。

  6、焚毁蜂群。深秋季节,离巢的胡蜂迁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较温暖处去避寒,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抵御寒冷。发现蜂群可用火焚烧。

  7、携药法。一般由专业人员操作。把捕到的胡蜂放入预置“毁巢灵”粉剂的瓶内,药粉均匀地敷到蜂体后将其放回,即可污染全巢,达到毁巢的目的。也可用小纱网轻轻按住胡蜂,将毒性较强的农药糖液体涂在胡蜂的胸部和腹部,再把它们放走。这些胡蜂回巢后,其它胡蜂就会来甜食其身上的毒糖液,致使全巢中毒。

  急救知识

  胡蜂腹部末端有一对毒囊和一枚毒刺,毒针刺入皮肤即放出毒液。胡蜂中毒可引起局部红肿刺痛,重时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过敏性体质的人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肝功能衰竭。若是胡蜂蜇伤,要立即检查蜇伤处,拔除毒刺挤出毒液,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