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城关镇村民张某紧紧握着隔壁邻居李某的手说道:“都说近邻胜远亲,可是我们这一架一吵就是十年,现在想想真是不为啥。”通过该村村组党员干部调解,张某和李某终于握手言和。
这是陕西省宁陕县公安局推行“四轮驱动”机制以来,利用村组党员干部矛盾纠纷名人化解队调解基层老矛盾的一个缩影。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从宁陕县公安局了解到,近年来,宁陕县公安局针对基层矛盾隐患管控难、化解难问题,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创新推出公安主导,法院、司法、村组联动的“四轮驱动”机制,有效实现基层矛盾精准化解。
巧打名人亲情牌
“你俩真是光屁股推磨——转圈丢人。都一把年纪了,又是隔壁邻舍的老相识,能为这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让大家看笑话?好了,你俩握个手,相逢一笑泯恩仇。”
“别看老张话粗,可是道理一点不粗,我们隔壁邻舍,一定要团结,不能因为小事大吵大闹,影响感情。”在宁陕县城关镇汤坪村老胡家办喜事的酒宴上,因地基纠纷吵闹近一年的老李、老梁终于在村组“名人”老张的亲情感化下握手言和。
近年来,为有效化解基层“小矛盾、小纠纷”,宁陕县公安局积极探索,组建村组党员干部矛盾纠纷名人化解队,按照大事化小、求同存异原则,全面搜集基层矛盾隐患线索,通过引入调解第三方,让熟人、亲人说服教育,缓和当事人双方对立情绪,引导对立双方坐在一起说心里话,营造一家亲氛围,让矛盾双方自觉端正态度、转变思维,最大限度实现矛盾隐患自我分解。同时,建立走访交流群,实行走访拍照签到、化解积分考核,制定矛盾调解工作回访日志和矛盾双方签字备案本,要求党员干部与矛盾双方当事人结对子、开展连心帮扶,走访成效积分制管理,作为年度“为民之星”评选重要依据。
架起帮教连心桥
“真的谢谢您,要不是您给我提供就业帮助,我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一年了,我终于再次融入社会。”刑满释放人员杨某紧紧捏着第一个月的工资条,满含热泪的向帮扶司法干部诉说着心里话。
为有效管理、服务刑满释放人员,宁陕县公安局积极联合司法机关,建立协调联动常态机制,通过送法上门、见面谈话、电话联系、上门服务等方式,做好排查、列管、审批等工作,逐人分类制定管教帮扶措施,最大限度实现精准管教。定期组织社区民警、司法干部走进帮扶对象家中,宣讲法律法规,解答法律疑惑问题,全面了解其家庭就业、就医、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困难问题,建立招工联系群,及时为管教帮扶人员、困难群众提供免费就业咨询,有效营造关心、关注、关爱重点人员的社会帮扶氛围。
织密包联管控网
“我们辖区共有676户1872人,设立中心警务室4处,聘请治安协管员23人,分色建立重点隐患档案19本,全年未发生‘民转刑’案件,是响当当的幸福社区。”民警小余说起辖区基本情况精准清晰,说到辖区治安状况时,更是露出自信的微笑。
宁陕县公安局创新将矛盾隐患问题实行分级管控,在台账资料上标准红、黄、蓝三色,红色代表有重大隐患情况,极可能发生“民转刑”问题或个人极端暴力事件,黄色代表矛盾问题较深,难以一次性化解,需长时间跟踪回访,蓝色代表矛盾双方情绪较为稳定,社会危害程度较小,可采取电话回访。推行分级管理,实现矛盾隐患精准施策化解。
同时,绘制辖区红、黄两色重点响应点位,以点为中心,就近聘任治安管理员,实行五户联防机制,一旦发生问题,实现末梢先期响应;在乡镇重点路段、中心区域设置警务室,建立响应处置群,一旦发生突发性矛盾冲突,治安管理员、周围群众迅速发布坐标信息,实现精准定位,快速处置。
唱响法律好声音
“我家住在村上,出行很不方便。以前不懂法,遇见法律问题不知所措。现在好了,不出门就可以咨询法律问题。”家住宁陕县旬阳坝镇的老杨满意地说。
为切实解决基层法律知识了解不全面,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宁陕县公安局主动协调法官、律师,每周二集中在村委会向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向群众发放,标注有法官、律师信息的联络小卡片,让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咨询法律问题,有效减少了因不懂法导致的矛盾隐患激化情况。
“近年来,宁陕县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基层治理举措,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切实把各项公安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高。”宁陕县公安局局长田波说。
据了解,自宁陕县公安局推行“四轮驱动”机制以来,连续多年矛盾隐患稳控率、化解率达90%以上,连续3年未发生重大民转刑案件,治安、刑事案件发案连续两年同比下降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