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放管服”,全力做好脱贫攻坚保障服务工作,今年3月份以来,平利县公安局多策并举,强势推进,通过两个月的努力,于2017年5月底,在市县公安机关包抓的脱贫攻坚贫困村兴隆镇马鞍桥村建设完成全市首个高标准的扶贫村警务室,扶贫村警务室+微型消防站,已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一是领导重视,高点谋划。近年来,县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 “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为切实筑牢扶贫村治安防范第一道防线,市县公安机关领导高度重视扶贫村警务室建设,期间,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雷绍明,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建忠,县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罗峰先后多次深入马鞍桥村实地调研,指导警务室建设,要求治安部门进一步延伸社区农村警务工作,把扶贫村警务室建设作为实施公安机关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工作,切实将马鞍桥村警务室打造成为精品警务室,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二是保障到位,推进有力。3月份,在兴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局在马鞍桥村协调办公用房一间,作为警务室的独立用房。县局先后投入资金10万余元,用于警务室建设。市县两级治安部门负责人带领专职民警,多次实地指导警务室建设,研究制定了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由大队两名民警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联系和落实,分阶段有序推进,大到警务室的选址、规划,小到制度牌匾的悬挂、桌椅的摆放都一一进行规范。通过不断的努力,5月份,马鞍桥村警务室办公桌椅、电脑、档案柜、照相机、录音笔、单警装备、防暴装备全部配备到位,警务室互联网和公安专网全面开通;在马鞍桥村主要出入口、群众居住集中区、养殖种植大户按照视频监控探头58个,建设完成了警务室五级监控平台,使警务室硬件建设达到“六有”标准。
三是明确职责任务,全方位服务群众。从筹建警务室开始,兴隆派出所克服警力严重不足的现状,为警务室配备民警1名,辅警2名,严格落实“5+1”
工作机制,认真履行开展服务群众、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脱贫攻坚安全保障六项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扶贫村警务室“6+1”工作台帐,要求警务室民警每周除参加派出所例会外,其余时间一律在警务室开展工作。警务室建设完成运行以来,截至目前,已在马鞍桥村村委会建成微型消防站1个;成立治保会、调委会、治安中心户长组织,组建10人的治安巡防队1支,5人义务消防队1支;上门入户走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集中为贫困村群众办理各类户籍服务30余人次,为群众上门送证件30余份,特别是在治安防范和民生警务服务方面创新开展工作,落实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制度,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