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梁家河》这本书时,回想起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共产党人历经数十年苦难、带领劳苦大众取得革命胜利的画面一一浮现在眼前。
翻开红色封面,“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更让我对梁家河这个地方产生了好奇,这是一个什么地方?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村庄,住的是农民,种的是庄稼吗?会有什么大学问?带着这些个问题,我细细品读了34个故事。
看到《受苦人》和《吃的记忆》时,似乎自己也回到了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那么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那么强大的政治压力下,习近平总书记仍然保持对知识的渴求,见到书如同在沙漠中看到一片绿洲,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对比现在,环境更加优越,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各种各样的新闻资讯不绝于耳,各种各样的评论作品铺天盖地,留给我们的却只是匆匆一瞥、快餐式阅读,没有了对文字的仔细品读,没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不知道是文章的水平退化了还是人们阅读的能力降低了。
从《“逃离”》到《陕北的孩子》,那是心灵上的一种归属,那是精神上的一种沉淀,那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选择,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坚持,坚持和梁家河人一起劳动,坚持自己就是梁家河人。我对这种“坚持”的认识就是服务人民,是共产党人的宗旨目标,我们基层民警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时候最多,更应该有这种“坚持”。
从《梁家河》中,我感悟到:理想并不是参天大树,而是一颗小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去耕耘。要实现理想,也不是要有上刀山下火海的勇气,而是要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坚持”,是人生的坚持、学习的坚持,在遭遇困苦失败后的坚持。
作者:汉阴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 谢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