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康市公安局门户网站!

|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 | 微信公众号

紫阳:《人民公安报》刊登县局“放管服”改革工作文章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3日00时00分   来源:   作者:   【 字体: 】   


2017年7月12日,《人民公安报》治安管理周刊刊登《紫阳: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水平》文章,推介县局这一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紫阳: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阮仕喜 通讯员 宋 涛 李照勇

今年以来,陕西省紫阳县公安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简化办事程序、优化窗口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创新监管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全县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的能力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强化顶层设计,在“推”字上下功夫

紫阳县公安局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多次召开局党委扩大会,对“放管服”改革进行部署,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他们按照职能分工,梳理权责清单,对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10类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清理,确认部门权力和责任事项419项,形成权责清单,编制384项行政审批流程图,通过政府网站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紫阳县公安局实施简政放权,确立“公安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管、户籍制度改革、车驾管改革等一批重点项目,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及时总结经验,督促项目落地生根,有效带动全县“放管服”改革发展。

精简审批程序,在“放”字上动真格

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紫阳县公安局全面取消户口簿、迁移证工本费,出台《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通知》,针对事实收养关系认定、DNA鉴定费用高等问题,主动通过询价、团购等方式,将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推荐给群众,实行上门服务、半价收费,为群众节省费用。他们积极落实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三项”制度。从7月起,全县17个派出所全面开通全国身份证异地受理和省内户口迁移“一站式”服务。

在消防改革方面,紫阳县公安局取消投资额3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在 300平方米以下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实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和公众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并办理;简化建筑面积在 1000平方米以下的办公场所装修工程消防审批受理程序。

在车驾管改革方面,紫阳县公安局优化工作流程,搭建信息系统平台,规划车辆检测、驾考场地,确保车辆牌照办理、驾考、车辆检测等各项业务在县级车管部门全面开展,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少跑路、就近办理”的目标。

坚持放管结合,在“管”字上求突破

紫阳县公安局整合公安窗口资源,结合全县政务“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公安行政审批窗口单位进驻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户政、车管、出入境、消防等4个公安政务窗口,接受政务中心与县公安局双重监督,公安行政审批实现“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

紫阳县公安局建立完善便民服务机制,为整合后的公安政务窗口增加8名警力,推行“AB互补、错时上岗、双岗双待”机制,实行“网上线下、全程代理”运行模式,节假日公安政务中心正常上班,全年365天接待受理群众行政审批事项,让“群众事情马上办”。

紫阳县公安局建立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对群众申报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电子流水编号,进行电子全程同步跟踪监督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红黄绿”三色提醒,对各项行政审批做到实时监控、个性监察、全程留痕、可查可溯,提升行政审批效率,规范行政权力行使。

紫阳县公安局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把“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为工作准则,严格落实办事流程公示、“一站式”服务和“一张清单全告知”等工作制度,把群众办事窗口纳入审判监督范围,开展纪律作风督查,推动窗口建设标准化、业务办理规范化、服务方式标准化、队伍素质职业化。

创新便民措施,在“服”字上见实效

紫阳县公安局优化服务举措,对旅馆业特行许可证申办实行“内部并联审批”,实现7日内联审办结,大大缩减办证时间;出入境管理大队为群众提供免费填表、免费照相、免费复印、证件邮寄等服务,简化申办材料,办证时间从过去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同时,出台便民措施,为新生婴儿取名提供重名查询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对身份证领取提供短信或电话告知服务。

紫阳县公安局推进“互联网+政务”警务模式,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交警部门开展互联网用户面签注册业务,交通违法查询、罚款缴纳、考试预约、号牌预选等业务实现网上办理。治安部门在门户网站、“两微”平台公布各类行政管理事项的办理部门、办理流程、所需证明材料和咨询、预约电话等信息,为群众办事提供精确引导服务。

紫阳县公安局推行社区警务室“全程代办”,对出生登记、死亡注销、户口补录、特行证件办理、危险物品购买运输许可等11项工作,实行社区民警“全程代办、内部运作、限时办结、统一送达”,确保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全部事,把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