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季疲劳驾驶的危害及建议
随着天气温度逐渐升高,驾驶机动车辆人员长时间在高温中,容易引起疲劳驾驶、导致情绪急躁、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进入夏季以来,我县接连发生的多起交通事故均与驾驶员疲劳开车有关,做好夏季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效预防疲劳驾驶的发生是当前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造成疲劳驾驶的原因
一是由于夏季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产生疲倦感。尤其是长途驾驶员长时间呆在驾驶室里,驾驶室空间比较窄小、空气循环不畅,相对气温更高,再加上夏日阳光凌厉,路面反光刺眼,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精神不振、视神经疲倦、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疲劳反应,导致面对突发性的交通情况时,处理应急措施的反应能力下降。
二是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这是驾驶人疲劳驾驶最根本的原因。一般的正常人,一昼夜至少要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才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工作能力完全恢复。驾驶人作为一种特殊行业,更应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使体能恢复正常。有的驾驶人夜生活丰富,或睡眠质量不好,致使睡眠不足,造成生理、心理疲劳。
三是驾驶时间过长、得不到及时休息,这是驾驶人疲劳驾驶最直接的原因。由于驾驶人在长时间驾驶操作过程中,要及时接收、处理频繁变化的信息,并准确的做出反应动作。大脑必须保持高度的沉醉水平,才能确保行车安全。但是,正常的备注循环难以保证脑细胞结氧气需求的供应,使心理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出现疲劳现象。
四是快速行驶,精神过度集中,这是驾驶人疲劳驾驶最重要的原因。驾驶人在快速行驶时,车外的交通情况相对增多,变化加快,目不暇接。这样,驾驶人就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另外,一些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也随时可能出现,使驾驶人精神陷入紧张和不安,疲劳产生很快。
二、疲劳驾驶对驾驶人的影响
一是精神感觉、知觉紊乱。驾驶人一般经过2-4个小时连续驾驶机动车,其中枢神经就会产生疲劳,就会精神知觉混乱,导致听觉迟钝、触觉和运动觉的敏感性减弱,使辨认交通标志和识别能力大幅度下降,甚至还会引起错觉,极易发生追尾、碰撞事故。
二是驾驶动作协调性下降。长时间地驾驶机动车,使驾驶人肌肉的收缩调节机能降低,致使操作动作节律失调,动作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准确性下降,有时发生反常反映。通常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把油门当刹车使等,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三是误判、错判信息增多。驾驶人一旦疲劳,其判断和驾驶失误率都远比平时增多。主要表现为对道路的通畅情况,对潜在事故的可能及处理方法考虑不周等。驾驶错误多为掌握方向盘、刹车、换档不当等。
三、预防疲劳驾驶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重点路段管控。要结合本辖区实际,合理调整警力,严格控制交通事故的易发部位,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线路和重点路段的巡逻控管。
二是加强重点时段管控。经统计分析,过度疲劳驾驶酿发道路行车事故的时间,基本集中在凌晨一点钟至凌晨六点钟之间。针对这一易发事故时间特点,应在辖区一些危险复杂的主道上开展交通巡逻,以提醒客车驾驶员不要疲劳驾驶、制止客车驾驶员过度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三是加强有效查处。严管重罚出成效,严管重罚起震慑。对于疲劳驾驶违法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严罚重处一起。对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一律处200元罚款,扣2分,并令其休息消除疲劳后放行,努力将疲劳驾驶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