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深处的脚步
----记紫阳县公安局毛坝派出所刘兵
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大巴山深处,有这样一位普通的人民警察,他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满腔热诚,日复一日的默默工作,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公安事业,谱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警察的青春赞歌。他就是紫阳县公安局毛坝派出所副教导员刘兵。在“首届安康我最喜爱的十大杰出警察”颁奖典礼上,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你在警察队伍中那样的平凡,却用不平凡的行为构筑了警界坚实的脊梁,一个‘老黄牛’的称谓,一句‘贴心人’的赞扬,就是老百姓给予一名基层民警的最高荣誉”。
而他的女儿是这样叙述的:“我的爸爸是警察,但他并不是威风凛凛的样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记得,爸爸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总有走不完的路。”
在我眼里,他是这样的:身材并不高大,圆形的脸上微微泛红,一副银色镜框的眼镜架在他并不怎么高的鼻梁上,腰间总挂着一大串钥匙,单肩挎着一个长方形的四方包,是一名很普通很普通的警察。可在我印象中,他每次都是急急匆匆的在我办公室办事儿,我还没来得及倒水他就走了,总是很忙很忙……后来我逐渐知道,他每天都要面对办 理户籍、接警、办案、下乡走访等诸多繁杂琐碎的工作,而他总是把温暖的笑容和耐心的言语留给乡亲,他的脚步,走遍了那里的山山茆茆……
2000年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刘兵,被县局派到当时只有1500多人深磨乡——紫阳最偏僻的贫困乡工作,那时所里只有他和另一位民警,只有乡政府腾出的两间房子。无法想象当时工作条件有多么艰苦,只听说那里山大沟深,当地乡亲用“望到屋走到哭”来形容那里山的高、沟的深和路的难,没有公路,没有交通工具,每次出警都只能走路,而他却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磨坏了两双球鞋,才走访完451户乡亲。值得一提的是在深磨乡派出所担任副所长主持工作期间,由于乡财政紧张,民警工资和办公经费难以保障,他与妻子商量后拿出了3088元钱为民警代发了一年的工资,垫付了1600多元的办公用品经费,刘兵为民警代发工资的事情让时任局长张明知道后,立即责令时任高桥派出所所长刘磊协调党委政府逐月解决,并称赞刘兵为“孔繁森式的好所长”。 在深磨、高桥、蒿坪、毛坝等基层派出所的15年时间里,他是一条默默耕耘地“老黄牛”。在高桥派出所工作期间,他率先实行户籍微机管理,仅用了15天,便将近三万人的人口数据全部录入电脑。在二代证专项办理工作期间,他曾创下一天办理过279人次的最高纪录。在蒿坪派出所“7.18”抗洪抢险当天,他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安全转移群众2000余人,排除险情4起,抢救被埋群众3人。
2013年3月1日,毛坝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两人在街上流浪,其中还有一名聋哑人,这引起了刘兵的高度重视,他赶到现场将两人救助到派出所。通过交流,刘兵发现这名聋哑人有文化,会写字。他马上找了一张纸,写上“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地方的?”,聋哑人写下“李海川,内蒙古的”。然后根据这个信息,他查询到了此人的身份,后来得知,李海川是两年前到上海打工中途走失,后来在武汉遇到这个同伴靠着民政部门的救助一路流浪到了毛坝。
刘兵当时想着既不是同路人,那名正常人就极有可能利用聋哑人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如果是这样,那对社会危害就更大了。再加上李海川是走失的,或许家人也非常着急,刘兵就千方百计地帮他联系家人。李海川的姑姑李亚军当晚得到这个消息特别激动,她请求警察同志一定帮忙把侄子留下。原来,李海川父母双亡,由其姑姑抚养。在走失的两年时间里,他的姑姑曾四处寻找但是杳无音信。3月5日,李海川的姑姑和叔叔来到了毛坝派出所接李海川。为了表示感谢,想请刘教导和所上民警吃顿饭,但是被刘兵拒绝了……,又要给刘兵买条烟,他也拒绝了……刘兵说,“这是我们人民警察应该做的”。李海川的姑姑面对记者采访连连说“刘兵教导员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真正的好警察。”
2014年6月16日,刘兵和同事在下乡途中远远地看到有两个和尚,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刘兵判断这两人很有可能是扮成僧人的骗子,而且可能已经有人上当。当即进行盘问和检查,从和尚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了一长串名字,名字后面登记金额一百两百的不等的现金金额数。刘兵将两人带到派出所,一边安排民警进行询问一边带领民警到村上进行走访调查,通过核实得知,这两名和尚是安徽的农民,开始假扮成峨眉山的僧人,后来又扮成毛坝观音寨的和尚进行行骗,毛坝镇和联合乡共有六人上当受骗,而受害者都是没有文化的老人或者农村妇女。当天刘兵逐个把受害人找到,连夜调查取证,将两名和尚骗取的1300余元现金返还给受害群众,并依法将违法嫌疑人行政拘留。紫阳县联合镇腰庄村受害者张传菊这样评价道:刘教导员工作确实做得好,没过半个多小时就把我和其他5名相亲被骗的钱给追回来了,他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是人民的好警察呀!
刘兵始终对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常念叨:大山里的老百姓挣的钱都是卖鸡蛋、卖茶叶子的辛苦钱,作为派出所的民警,每天面对的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小纠纷、小案件,但恰恰就是这些小事、小案件对于老百姓来说却举足轻重。
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近20年的基层公安工作让刘兵真正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哪里有问题那里就有刘兵的身影。
“对待群众总是那么贴心,让人感觉心中充满了温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默默无闻耕耘奉献青春和热血”,这就是同事和领导对刘兵的评价,由于自身的耐心细致,2007年,刘兵曾经被调回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信访接待室工作。在那里,他总是站在信访人的角度换位思考、热情接待、耐心引导、解决问题。1996年,东木镇的谭某因林权采矿问题与镇村干部发生争执并受伤。县上安排干部带谭某到安康重新检查鉴定时,谭某在安康旅馆失踪,其妻子贺某为此一直上访。2008年,刘兵接访后,在做好贺某稳控工作的同时,又查阅资料和典型案例,积极建言献策,促使法院在2009年依法受理了贺某的诉讼请求,最终使该14年的信访积案在2010年得到了化解。
在同事眼里,他是“老黄牛”,在群众眼里他是“贴心人”,而在家人眼里呢?他女儿说“我一直不能理解,很多叔叔阿姨,还有找爸爸办事的人,总是说爸爸是个好警察,可他却总是忽略我和妈妈……看着很多同学都被爸爸妈妈转到城里上学,而我却因无人照看,不得不跟爸爸妈妈到乡下读书,因为爸爸工作变动,我小学就转了三次学。”
古有“孟母三迁为子”,今有“刘女三迁为父”,这其中多少辛酸和无奈。别人的孩子都是千方百计进城读书,而他的孩子却到乡下读书。刘兵是普通人,他也想给孩子创造一个优越的读书环境,可是他却无能为力。2006年,刘兵在高桥派出所工作,他的妻子在边远的界岭乡工作,父母年迈在紫阳居住,他孩子在县城上幼儿园期间一直由爷爷奶奶接送照料,但是已经快80高龄的爷爷奶奶实在没有精力照料了,万般无奈之下,刘兵将孩子转到高桥小学读书,他既当爸又当妈,一晃孩子在乡下读完小学一年级。 2007年,刘兵被调回县局指挥中心信访接待室工作,他又将女儿从高桥小学转学到县城城关小学上学,但是问题随之面临而来,经常加夜班或者深入上访户家中开展“下访”化解信访事项,女儿吃饭都成问题,学习也一落千丈,这让刘兵很是苦恼。当时他的妻子在洞河镇工作, 在与妻子商量后,最后又将女儿转学到洞河镇,这一晃就是4年。到了2011年,刘兵被调往毛坝派出所担任副教导员,2012年下半年,女儿面临上初中,妻子在洞河民政办也十分繁忙,无奈之下将女儿从洞河镇中学转到了毛坝镇中学。因为工作,他没有尽到当父亲的责任,为了不留下遗憾,2014年初,他才将女儿转到了安康高新中学寄读。
记得那年,11岁的女儿检查出患肾炎,医生建议必须到西安去复诊和治疗,而他因工作忙,在女儿数十次往返西安复查治疗期间,都未能陪同。这让我想起了网上有一张公安宣传图片,图中夜间警灯闪烁,旁边有这样几个字:“不怕,有我在!”。这是多么坚定的承诺。可对于家人那句“我怕,你在哪?”,却只有默默在心里流泪,回应到,“对不起,因为我是警察……”。
就这样,刘兵十八年的脚步,不仅走遍了这里的大山,更走进——乡亲们的心里……他的脚步,还在继续…